“大益鄉(xiāng)村振興愛心基金”于7月26日正式啟動,首期“勐海縣茶農住房改建項目”亦在勐海縣西定鄉(xiāng)拉開序幕。助力茶山鄉(xiāng)村振興、攜手茶農共同富裕,大益愛心基金會的善舉引發(fā)社會關注。云南《都市時報》專訪大益集團董事長、大益愛心基金會理事長張亞峰女士,就大益的公益事業(yè)進行了深入探討。媒體從中進一步了解到了大益“惜茶愛人”的價值觀及茶人公益理念,對大益愛心基金會未來的公益之路充滿期待!
傳承“惜茶愛人”精神公益從身邊做起
——專訪大益愛心基金會理事長張亞峰
短短三個月時間,首個項目正式落地。7月26日,“大益鄉(xiāng)村振興愛心基金”首個項目——勐??h茶農電路改造項目在勐??h西定鄉(xiāng)正式啟動,“大益鄉(xiāng)村振興愛心基金”勐??h茶農生產生活用房改造項目也同時開啟。從身邊做起,從點滴開始,大益投入真金白銀解決茶農遇到的實際困難,改善他們的生活、居住環(huán)境。
在未來,大益愛心基金會除以往開展的公益項目外,將更貼近茶農需求,主動聚焦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的高質量發(fā)展。用公益力量,點起燈塔,照亮普洱茶原料主產區(qū)茶農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惠人達己,守正創(chuàng)新?;厥走^去,大益付出了艱辛與汗水,也收獲了鮮花和掌聲;展望未來,在新的歷史時期,大益又站在了新的更高起點上,在收獲成長和喜悅的同時,肩上的社會責任也更加重大,相信在大益愛心基金會理事長的帶領下,公益的道路將會越走越寬。
訪談實錄
初衷
關愛茶農,公益從身邊做起
問:基金會選擇鄉(xiāng)村振興項目,設立“大益鄉(xiāng)村振興愛心基金”開展勐??h茶農電路改造項目,關愛茶農群體的初衷是什么?
張亞峰:
勐海是大益人夢想開始的地方,大益愛心基金會一直都在關注著茶農群體。我們倡導茶人每人每年奉獻20個小時的公益時間,引導大家真心關注周邊需求,用個人時間去服務他人?;饡陨硪彩沁@樣要求自己的。
十幾年前,當我們來到勐海的時候,看到這里漫山鱗次櫛比的茶園時,我們被震撼了。在深入茶山的過程中,看到這里艱苦的辦學條件,我們又被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打動了。茶葉基地能達到目前的規(guī)模,茶農及前輩們,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當時大益的資金有限,但我們仍然與云南省青基會一起組織了三次在中國大地上的公益步行籌款活動,從勐海開始,在全國貧困地區(qū)先后援建了41所希望小學,為茶農的后代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4月28日我走訪了布朗山鄉(xiāng),開展了一個給茶農們送溫暖的活動,深切感受到了茶農的艱苦與不易,但也看到了我們公益付出的結果。有一個茶農名叫范成鋒,他的女兒去年考上了一本院校,這是布朗山第一位考上一本的大學生。范大哥告訴我,這些年多虧了大益在茶山上開辦的“愛心課堂”,大益人堅持給孩子輔導,孩子才能考取大學。聽到這些,我感到很欣慰,在孩子開學前,勐海茶廠黨委、工會還給孩子發(fā)了助學金,希望她好好學學,將來回報社會。這只是大益關愛茶農的一個小小縮影。
在勐海的十余年里,作為扶貧攻堅的一體兩翼,大益愛心基金會與大益集團核心企業(yè)勐海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勐海茶廠)一直致力于幫助茶農脫貧致富。我認為,單純的物資或金錢捐贈,只能是一時的扶助,不可能解決貧困的根本問題。賦能茶農、產業(yè)扶貧、讓茶農創(chuàng)造價值,才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十年余間,基金會做培訓、送溫暖,提高茶農生產技能,傳達社會關愛。十幾年來,勐海茶廠原料收購區(qū)域,覆蓋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普洱茶主產區(qū)的16個縣,惠及勐??h內近30萬茶農,收購毛茶支出資金54.4億元,僅2016年至2019年,累計從貧困戶手里收購毛茶1291噸,2020年在掛鉤扶貧點舊過村委會、曼囡村委會、結良村委會,收購毛茶1062.39噸。2018年,勐??h成為云南省首批脫貧縣之一。
大益的收入大多數來自于茶葉,我們成長了,茶農也應該隨之一起富裕起來,這是我們愛心助茶農的初心。
擔當
真金白銀,將為茶農投入數千萬元
問:作為大益鄉(xiāng)村振興行動啟動的首個項目,可以介紹一下勐??h茶農電路改造項目的整體規(guī)劃和進度嗎?
張亞峰:
鄉(xiāng)村振興是黨委政府主導的“大工程”。作為一個社會公益組織,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擔起勐海鄉(xiāng)村振興的全部使命。但我們會依據基金會的宗旨、業(yè)務范圍和自身專長優(yōu)勢,開展具有茶人特色的、力所能及的公益項目活動。
今年以來,我多次到普洱茶原料各大主產區(qū)走訪。了解得知,在巴達、布朗等茶區(qū),仍有一些茶農的居住場所、用電設施等急需改善、升級。這些外遷來的茶農雖已脫貧,但因無當地戶口,無法享受到當地村民及茶農的各類幫扶政策,他們的住所與周邊美麗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格格不入,配套的水、電、路、衛(wèi)生條件也很差,這深深地觸動了我。鑲嵌在勐海熱帶雨林中萬畝茶園,吸引著每一位愛茶人,但生活在這山高路遠、交通不便的山區(qū)茶農,時刻令人牽掛。
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種茶人、采茶人的堅守,才能換來今天茶香水甜、如詩如畫的美麗茶鄉(xiāng)。云南大益愛心基金會決定把“美麗茶山建設”作為一項長期的大型愛心工程。按照我們的規(guī)劃,基金會計劃用三至五年時間,預計投入3000萬元,為茶農改造生產生活用房、改造電網、供水等,讓公益服務直達茶農,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歸屬感。
問:項目的推進難點在哪?
張亞峰:
做公益項目,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愿望都能按照自己的設想實現,居住房屋改造工程就遇到了一些難題。因歷史原因,外遷茶農沒有建蓋房屋的地方,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推進項目有效實施,成了擺在眼前的困難。目前,勐??h各相關部門正積極尋找可建房土地或其他解決的途徑,為大益鄉(xiāng)村振興計劃提供支持。
大益人始終視茶人為益家人,茶農把我們當親人。我走訪的茶農,既有“二代茶農”,也有較早投入茶山前期開發(fā)和管理的“一代茶農”,他們有的已經攜家人一起遷至茶山,有的則是到茶山成家穩(wěn)定后,接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起來生活,甚至有的是外嫁后又回來參與茶園管理的。談及生活上的變化,他們非常感謝大益給了他們“外遷戶”生計,改變了原來刀耕火種的生活。從他們的目光中,我們看到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和期待,對我們微不足道的工作的感激。鄉(xiāng)村振興行動,留住的不單單是一戶茶農,更是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們義不容辭。
“大益鄉(xiāng)村振興愛心基金”將在未來5到10年,每年向基金捐贈600—800萬元,助力普洱茶原料產區(qū)的茶農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高生活品質。我們相信,有政府支持、社會認同、茶農信任,鄉(xiāng)村振興,天地廣闊,大有可為。
協作
攜手青基會,搭建鄉(xiāng)村振興公益平臺
問:攜手云南青基會合作實施項目的想法是什么?
張亞峰:
云南青基會是5A級公募基金會,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也是我們合作伙伴和老朋友。勐海茶廠國企改制后,2005年11月,由云南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勐海茶廠共同舉辦的“滇茶大益天下?馬幫西藏行”大型公益活動正式啟動,活動共籌集資金200萬元,在滇藏茶馬古道沿途捐建了10所大益希望小學。2007年12月12日,云南大益愛心基金會正式成立,成為由云南省民政廳登記、云南省教育廳主管的具有慈善組織屬性的基金會。從2009年起,勐海茶業(yè)有限公司每年捐獻出銷售收入的2.3%,注入愛心基金。自此,國內第一家由茶業(yè)企業(yè)發(fā)起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開始以制度化的方式運作,大益愛心事業(yè)進入規(guī)范化發(fā)展軌道。大益與云南青基會深入合作,多年來持續(xù)為校園公益、捐資助學、脫貧攻堅等不遺余力。大益在公益事業(yè)中以“及時而優(yōu)雅的行善”準則行事,2022年1月12日,民政部發(fā)布《關于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授予云南大益愛心基金會等281個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和基金會“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
這次合作,一方面是期待青基會對我們鄉(xiāng)村振興項目的幫助與指導,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監(jiān)督。
未來:
傳承“惜茶愛人”精神,在公益道路上初心不改
問:新一屆理事會進一步完善了基金會的宗旨,請問有哪些新的變化?
張亞峰:
順應時代變化,原《章程》中的部分內容的表述,如今已經不適用了。我們在總結經驗、鞏固15年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反映出基金會在新時代為服務國家、社會做貢獻的愿望,我們將基金會的宗旨調整為:弘揚惜茶愛人的茶道精神,助學育才、扶危濟困、奉獻愛心、關愛社會,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攜手共同富裕,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與此相適應,我們對基金會的業(yè)務范圍也相應調整。
問:基金會在項目選擇方面有哪些要求?
張亞峰:
一是鄉(xiāng)村振興項目,這是基金會今年啟動的新的重點項目,今后我們會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大益優(yōu)秀國際學生獎學金”項目,秉承“助學育才”的宗旨,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支持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各國的文化交流與人才培養(yǎng)。在未來5年內每年投入100-150萬元,幫助留學生成為努力學習中文,傳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熱心公益事業(yè),關愛他人,成為知華、友華的中外人文交流使者,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三是舉辦“梧桐茶會”,開展其他促進中華茶道、茶文化交流、培訓與研究的項目與活動;四是繼續(xù)實施益工社項目,倡導茶人組織實施弘揚惜茶愛人茶道精神的茶人公益項目與活動;五是傳承大益公益“災難面前不缺席”,對特定困境與困難群體和人士的扶危濟困、奉獻愛心的項目與活動,包括搶險救災。
問:您對基金會的未來有些什么新的期待?
張亞峰:
“惜茶愛人”是基金會的根本宗旨,也是大益集團的核心價值觀。公益講求奉獻精神,做茶講求奉茶精神,二者都需要用真誠的心去服務別人。基金會像是一個橋梁,將員工、合作伙伴與公益事業(yè)連接起來,將“惜茶愛人”的茶道精神落實下去,希望基金會繼續(xù)堅持引領員工和合作伙伴投身公益事業(yè),把每個人心中的愛心激發(fā)出來,在公益中修行,在奉獻中成長。
及時而優(yōu)雅地行善,從基金會工作層面來講,也可以理解為堅持質量導向,關注公益成效。這句話的“及時”就是在講行善的開端不在于金額的多少,而在于“我的”目的,遇見有困難的人,通過我及時的給予,緩解他的難處?!皟?yōu)雅”是行善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真正的將公益做到實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現這個目標就夠了。我一直認為施比受更有意義,每次去希望學校的時候,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容,我心里也都特別的高興,甚至都不想下山了。
通過我們的公益行動,給有需要的人帶去溫暖,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事業(yè),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在2017年10月舉辦的大益論茶大賽,大益集團的普通員工周夢琳,在獲得論茶大賽冠軍捧得30萬元大獎后,隨即主動提出向大益愛心基金會捐贈2萬元。
在項目的設計和實施更加注重解決質的問題,把為服務對象帶去積極的影響和正向的改變作為工作的目標,堅持精心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在資金使用和服務人群覆蓋面方面,注重調研和評估,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精準施策,不盲目追求規(guī)模擴張,在質的大幅度提升中逐步實現量的穩(wěn)定增長,力爭做一個成一個,莫以善小而不為。
大益一心只為做好茶,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原則,將企業(yè)做好,公益基金也將初心不改,堅持將公益事業(yè)做下去。未來的大益公益也將更多關注中國茶產業(yè)、茶農和茶文化傳播,將更多撬動大益集團力量,提供專業(yè)服務。有專業(yè)力量的支撐,公益項目才可能是有效率的、可持續(xù)的?;饡晨看笠婕瘓F和勐海茶廠,茶產業(yè)、茶文化、茶科技資源是基金會區(qū)別于其它基金會的核心優(yōu)勢?;饡梢詮娀c集團的聯動,發(fā)揮各專業(yè)公司的專業(yè)作用,激發(fā)各專業(yè)公司的慈善活力,為大益公益的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專業(yè)志愿力量。
行善要及時,慈善也很美。這曾是吳遠之先生追求的公益夢想,如今,已經成為大益人共同的追求。大益人篤定,茶不僅僅是一門生意,更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在從事公益的過程中,那份融入血液的家國情懷,那份生命質樸的感動和體悟,已經匯聚成四個字——惜茶愛人,成為大益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記者:朱家吉
來源:都市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