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百科之野生型野生茶

普洱百科之野生型野生茶

11閱讀 2019-03-15 06:06 文化

野生型野生茶多為喬木,少部分為小喬木,樹姿直立高聳,現(xiàn)坊間多以野生茶稱之。茶葉因種生而容易變異,在同一茶種中,常有多達四五種變異茶種。

嫩葉無毛或少毛,葉緣有稀鈍齒,半展未開之三級芽葉長5~8厘米,成葉長可達10~20厘米,葉距較遠。因葉片革質肥厚,不易揉捻成條索,毛茶顏色多呈墨綠色。主副葉脈粗壯而明顯。茶性滑柔而質重,香氣深沉而特異,口感刺激性很低,但水甜回甘長且穩(wěn)定。

許多野生型茶菁苦而不化,當地少數民族稱之為苦茶,飲用容易導致腹瀉,并不適合飲用。野生型茶種能適合做茶品者反而較少,一般多屬大理茶等,有微毒。

——轉自石昆牧老師著《經典普洱名詞釋義》

上一頁:巖茶要怎么品

下一頁:浙江大學農業(yè)科技園受邀參加數智賦能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研討會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