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老茶如何辨別造假茶?分享3個方法,搭建老茶知識架構

普洱老茶如何辨別造假茶?分享3個方法,搭建老茶知識架構

94閱讀 2025-11-23 17:53 鑒賞

#普洱茶# 大家都知道,2008年以前的老生茶,大多數沒有在棉紙上標注具體的生產日期,這就給一些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機,普洱老茶年份造假的事情隨處可見。對于普通茶友來說,如何辨識普洱老茶真假?這就涉及到普洱茶的鑒別經驗。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

▲99易昌號系列·藏品普洱珍藏

一、借助專業(yè)工具書,搭建老茶知識架構

要辨識普洱老茶真假,沒點真功夫硬實力是不行滴。問題在于,市場上的老茶品類豐富,價格高昂,別說開湯品鑒了,很多茶友更是連這些茶品,都難得有緣見上一面。在這種情況下,該怎么入手做鑒別呢?

這時就要請出我們的專業(yè)工具書了。像《深邃的七子世界》、《新生普洱年鑒》、《大益普洱茶大事典1994-2007》這類書籍,還有各大茶廠的產品年鑒,基本都是普洱茶發(fā)燒友案頭必備的專業(yè)書刊了。

▲普洱茶專業(yè)書籍

借助這些專業(yè)工具書,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各個年代,不同茶品在茶紙、包裝手法、字體、印刷、內票、內飛等方面的特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勐海茶廠7542在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都有哪些特征?

這個階段,是搭建老茶知識架構的階段,不必心急。而且由于知識點反復瑣碎,不易記住,可能需要多次對照著書籍進行辨別、總結,直到熟能生巧,很多大咖能夠做到一眼辨別老茶,也是經由這樣一個階段走過來的。

▲80年代7542資料圖

二、查看茶品外包裝

要辨別普洱老茶真假,首先要查看茶品的外包裝。一餅茶拿到手上,就先要看看出廠原包裝紙是否被拆開過?老茶比較特殊,一旦被拆過,就有調換的可能,這樣的事例在市場上發(fā)生過不少,所以老茶一旦拆開,就要引起警惕了。拆過再疊好的痕跡與原包折痕有些不同,仔細就能看出一點門道。

觀察茶品外包裝的原包與品相,這些都是辨別真假的基礎功課。再往上一層,就要看看茶版、印刷、棉紙等,與這款茶的年份特征是否相符合,這就很考驗大家的眼力功夫了。

比如99易昌號的包裝紙比較薄,能夠清晰地看到大票上的字體,茶版是橘黃色印刷,印刷字體有宋體字,也有篆體字,內飛是紅黃內飛。

▲99易昌號系列·藏品普洱珍藏

99綠大樹就不一樣了,由于是特殊定制茶,包裝紙用的是未裁邊的厚棉紙,四周修整不整齊,露出毛邊,略顯粗糙;99綠大樹的內飛是八中茶商標內飛,背面有橢圓印章,分紫紅票和藍黑票。

▲99綠大樹

這些特征都是我們見過老茶實物,并且長年累月去比對茶版、批次以后,形成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說,我們對這些茶的特征的記憶,是深刻入腦海里的,能在看到一款茶的瞬間就調動出來,輔助鑒別真假。

要鑒別老茶,也需要不斷去比對、不斷去觀察,形成你獨有的老茶數據庫。

三、開湯品鑒,評判普洱茶品質的最終依據

其實,能夠參照專業(yè)工具書,比對茶版的年份細節(jié)特征,一般得出的結論都是真假不離十了。但是,鑒于普洱老茶的特殊性,我們要進行開湯品鑒,才能作為最后的鑒別依據。

不過,很多珍貴的老茶一般都不能打開茶紙包裝,茶老板那里有茶樣可以品鑒倒也還好,如果沒有茶樣,該怎么去開湯品鑒呢?

▲99易昌號茶湯

這里分享一個很實用的妙招:抖碎茶進行品鑒,這也是業(yè)內通行且行之有效的做法。具體來說,就是在整理茶品時,把整提茶最上面一餅或最底下一餅,抖出一些碎茶集中起來,悶喝。

大家都知道,普洱老茶經過多年陳化,難免出現一些松散掉邊的現象,久而久之會落下一些小碎茶。由于克數也不會很多,我們就用悶喝的方式品鑒,可以幫助判斷茶餅的倉儲品質。

倉儲優(yōu)秀的茶,喝起來湯質濃醇,茶性清爽鮮活,香氣濃郁撲鼻,平衡持久,優(yōu)雅純正,無任何雜味異味;如果入口有雜味,活性喪失,濕味重,口感不適,那就是倉儲不過關。

▲99易昌號系列·藏品普洱珍藏

聲明:文章由“藏品普洱”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頁:老班章入門初體驗:06興海老班章,煙香沉穩(wěn),茶湯甜潤飽滿

下一頁:薄荷塘古樹茶,易武小產區(qū)巔峰,身價暴漲為哪般?

相關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