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9月23日茶界資訊速讀!了解更多詳情點擊文中標題查看~
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8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為32219噸,出口額為18557.7萬美元。進口量為3483.1噸,進口額為1338.7萬美元。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yè)分會
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為茶葉市場注入了個性化、時尚化、科技化的新風尚,線上賣茶已成為茶企重要的運營模式。對于茶企而言,天貓、京東、抖音等都是重要的產品銷售及品牌推廣陣地。不同電商平臺的消費群體、營銷玩法各有側重,這對茶企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定程度上來說,茶企對于直播電商領域的探索,或將成為茶葉新零售的機遇,在進一步拓寬茶葉銷路的同時,讓茶葉這個傳統農產品更加市場化、快消化。
來源:茶周刊
3、非凡十年:成就一個產業(yè)富裕一方百姓,一盞茶,邀您共鑒非凡十年!
我國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茶產品豐富。過去的10年,是中國茶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10年。2012年,全國茶園種植面積3578.80萬畝,干毛茶總產量176.10萬噸,總產值953.6億元;出口量31.3萬噸,出口額72.55億元。2021年,全國茶園種植面積為4896.09萬畝,干毛茶總產量306.32萬噸,總產值2928.14億元;出口量36.94,出口額160.08億元。從這一組數據可以看出,無論是茶園種植面積、產量、總產值,還是出口,都得到了快速發(fā)展。
來源:中農促茶產業(yè)分會
此次獲獎的《黃山市徽州區(qū)西溪南鎮(zhèn)坑上5G智慧茶園》項目通過植入移動5G、云、物聯網、區(qū)塊鏈等技術,為生態(tài)茶園基地裝上“智慧大腦”。茶園生產、管理人員通過生態(tài)茶園數字化平臺,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完成預警、分析,可對茶葉長勢進行監(jiān)測調控,根據蟲情災害預警實現“綠色”殺蟲,并開展水肥一體化自主調控;在銷售環(huán)節(jié),可利用電子商務平臺提高網絡化水平,借助區(qū)塊鏈+物聯網技術,實現全程可信追溯,最終達到“生產智能化、管理高效化、經營網絡化”的目標,助力茶農實現增產增收。

來源:黃山日報
西湖龍井茶產業(yè)協會會長商建農表示,“前期看著好像很嚴重,但這幾天茶樹又恢復了?!备鶕墓浪?,整個西湖區(qū)沒能恢復而完全枯死的茶樹僅占1%,“這對于明年西湖龍井產量基本沒有影響?!?/p>

受災的茶樹主要集中在新茶種“龍井43”,但是一部分根系深、靠近地下水的新茶種,實際受到的影響也不大。
來源:浙江新W網
6、安溪:做好“三茶”統籌推進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近年來,安溪縣深入貫徹落“三茶”統籌,抓實抓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茶產業(yè)發(fā)展決策部署,以創(chuàng)建國家首批農業(yè)現代化示范區(qū)為契機,以弘揚茶文化為引領,以做強茶產業(yè)為目標,以提升茶科技為支撐,以數字化為突破口,加強產地管理,保障產品質量,補齊產業(yè)短板,促進三產融合,提升品牌效應,構建“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統籌發(fā)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安溪茶產業(yè)發(fā)展新格局。

來源:泉州政務
沱茶國家標準樣品定值會議旨在根據國家標準GB/T15000.3《標準樣品工作導則(3)標準樣品定值的一般原則和統計學原理》的規(guī)定,采用國家標準GB/T9833.5-2013《緊壓茶第5部分:沱茶》,GB/T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檢測確定沱茶標準樣品感官特性值。由9位定值專家獨立對待測樣品進行定值,形成書面記錄。按規(guī)定的評分權數、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按照規(guī)定公式計算定值。

來源:微南澗、中茶院
這次發(fā)送的全國首列茶葉出口專列,也是促進湖北茶葉乃至中國茶葉開拓俄羅斯市場的良好開端。孝感是茶葉生產大市,有茶園面積46.6萬畝,也是中俄蒙萬里茶道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

來源:人民政協報
近日,澳大利亞人氣視頻博主Amy探訪八馬安溪茶園及工廠的視頻,吸引了新華社、美聯社等超千家國內外媒體及網友的關注和熱議。截至9月22日上午9時,該視頻及相關媒體報道在全球曝光量超500萬,點贊互動數超1.7萬條,其中新浪微博#讓老外直呼真香的國貨#話題閱讀超250萬次。

來源:八馬茶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