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焙。打焙就是生火,要把事先準備好的木炭敲成小塊狀,以便木炭可均勻、密實的放在焙炕,生火時需明火將木炭表層全面點燃。切忌暗火僅將炭堆內(nèi)部點燃,以致不易測量和控制溫度。
2、披灰。在炭火上蓋上一層草木灰,用草木灰的厚度來調(diào)控溫度,草木灰的厚度要盡可能一致,讓焙茶溫度均勻,焙茶師傅常以眼睛離茶5公分距離感溫或以手感溫,以此來控制焙火的最佳溫度。
3、上焙。將茶葉裝入焙籠至八分滿左右,焙籠溫度控制在60-120℃,焙茶時間一般控制在2-10小時不等,視情況而定。一般來說,前一小時不加蓋,而后可半加蓋或全加蓋。
4、翻焙。根據(jù)不同的溫度,適時對巖茶進行翻焙,翻焙需要將焙籠移開,以免在翻焙時茶葉碎末掉入炭火中,燃燒產(chǎn)生的煙塵和氣味影響焙籠的茶葉品質(zhì),翻焙分為硬翻和軟翻。
硬翻是直接在焙籠里將表層茶葉與底部茶葉交換位置,使之平均受熱;而軟翻則是將焙籠的茶葉倒入簍內(nèi),進行均勻攪動,再將茶葉倒回焙籠,繼續(xù)上焙。
翻焙過程一般是將硬翻和軟翻結(jié)合,巖茶品質(zhì)效果甚佳。
5、試茶。在多次翻焙后,每次稱8克茶葉,用蓋碗沖泡、審評,以確認是否已達到需要的火候,經(jīng)驗豐富的焙茶師傅通過嗅覺,或統(tǒng)計一定炭溫下的焙火時間,易可以初步判斷茶葉的火候。
6、下焙。茶葉合格后,把焙籠從焙炕上移下,再把焙籠里的茶葉倒出鋪好攤涼,待溫度低于體溫,接近室溫時即可裝箱密封。
1、炭焙可以提供熱能,提高巖茶內(nèi)含物的活性,加速內(nèi)含物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
2、炭焙提供碳元素,使兒茶素、咖啡堿等氧化過程中,不會爭奪茶中糖類物質(zhì)中的碳元素,減少茶多糖等物質(zhì)的消耗。
3、炭焙促進茶氨酸、茶多酚、茶黃素、咖啡堿形成新的絡(luò)合物,使茶湯更濃厚滋味更鮮爽,因此能降低兒茶素和咖啡堿的苦澀味。
4、炭焙促使茶葉繼續(xù)干燥,使茶葉的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當茶葉中水份在3%-5%時,茶中的水分起到的是隔絕氧氣的作用,超過或不足都只能起到促進氧化的作用。這也是焙火合格的巖茶能長期常溫保存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