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觸茶的朋友們可能會很疑惑,為什么茶葉的價格相去如此之遠,有的9.9包郵有的上千上萬。茶價固然與稀缺性、市場炒作不無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茶葉品質。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影響茶葉品質的9大因素,學著為自己和家人挑選一杯好茶~
地理環(huán)境
正所謂“名山出名茶”,氣候、水文和土壤條件對茶青品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遠離污染、光照充足、空氣濕度大、晝夜溫差大、土壤透氣肥沃的環(huán)境更適合茶樹生長,也有利于茶葉貯存積累營養(yǎng)物質。
茶樹品種
優(yōu)良的茶樹品種能夠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和栽培條件中的有利因素,抵抗不利因素,因此容易種出好茶。
不同茶樹品種適制的茶類也不同。
樹齡
通常來說,3年—8年樹齡的茶樹品質最好。
不過,如若照顧得當,修剪的程度又不太頻繁,高齡茶反而更凸顯品種與環(huán)境的風味,所以應視茶樹生長狀況而定。
施肥情形
使用接近自然生態(tài)的有機肥要比單純使用化學肥料要好,不使用除草劑與病蟲害藥劑者更好,這也是近年來大家努力推廣的自然農法。
采摘情形
芽茶類的茶青以芽心為主,葉茶類的以開面葉為主,且老嫩程度要力求一致、采摘的斷口要整齊。
否則,如若斷口被掐傷或將皮拉扯掉,會影響到后續(xù)的發(fā)酵。
采制季節(jié)
春季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新長出的茶芽葉肥厚,色澤翠綠。因此,春季往往是一年中茶葉品質最好和最適合采摘的時期。
但就不同茶類而言,所適合的季節(jié)也往往不同。如紅茶的最佳采摘時間就在夏季。
時辰
即使在同一片茶園,如果采青時辰不對,茶的品質和價格也會不同。
如果采制炒青的茶類,不宜在露水未干時采摘,可如果太晚采,已經(jīng)沒有陽光或足夠的氣溫可以進行萎凋與發(fā)酵,也是制不成好茶的。
技術
好茶要天、地、人互相配合,氣候是“天”,地理環(huán)境是“地”,制造是“人”。
有好的茶青和天氣,可如果制茶技術不佳也枉然。然而,前兩者的條件稍差,若有足夠的制茶技術與經(jīng)驗,還可以設法補救。
儲存
儲存指初制后的儲存與買茶回去后的儲存。初制后常態(tài)性存放一段時間,再行一至數(shù)次的復火,可穩(wěn)定品質,即所謂的后熟處理。
買茶回去后要裝在專用的罐子里,放在陰涼干凈的地方,罐子要能防潮、無雜味,且不透光。
來源:茶悅世界,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