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讀(1)
劉悅笛 社科院哲學所
下面講非常熟悉的,在日本茶道里面講“和”、“敬”、“清”、“寂”,這是日本茶道里面最重要的四個美學原則,一般稱之為茶道四諦,這也是佛教的話。這個把真正的禪茶一味推到一個極致,究竟什么叫做“和”、“敬”、“清”、“寂”?我想引用一個非常重要的京都學派哲學家久松真一。談到京都學派歷史上都知道是誰呢?西田幾多郎,這是最大的哲學家。
還有一個做禪宗最厲害,而且和海德格爾關(guān)系最密切的一個人,就是久松真一。他是吃透了存在主義的,或者是海德格爾一套的東西,回過來闡釋日本本土的哲學及美學思想。他講和是什么?“和”就是主客之間的充分和合毫無隔閡。這樣講的時候其實我們現(xiàn)在用語的時候已經(jīng)主客二分了,但是用“主客”的時候已經(jīng)在這個框架里面了。但這是一個梯子,你可以扔掉。
包括我們現(xiàn)在說話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西方的影響,也是大約十五六年前我在日本京都的時候,見一個老先生,他給我寫了幾個字:中華人民共和國經(jīng)濟發(fā)展,用繁體字工工整整給我寫的,我覺得好奇怪,給我寫這些詞干什么?他說這些詞都是日本人創(chuàng)造的。中華,我們中國人講有中國這個說法沒有中華;人與民放在一塊,也是日本造;共和國,共和我們有,共和國沒有;發(fā)展、經(jīng)濟,這些詞都是日本人造的。我跟這位老先生說是你們創(chuàng)造的,一個快90多歲的老先生,我說,是你們創(chuàng)造的,可是你們?yōu)槭裁从弥形哪??(笑聲)你們只能用中文這些高貴的詞去翻譯西方的概念,比如物理、數(shù)學(算學中國有)、文學這些詞都是從日本來的,哲學這個詞也是,當然美學這個詞不一定,等等,包括倫理這些詞都是從日本來的。主體、客體、對象(過去老詞兒搞對象)這個詞是日本來的。其實我們的語言已經(jīng)充滿了日式漢語,因為日本這個詞也是一個外來語,日語引入了很多翻譯的語言。
“敬”是什么?是兩個人相敬之情;“清”就是飽有清靜之情;“寂”是無喧囂,心境的平靜。當然這個解釋是具有很高的哲學高度,跟一般人解釋的茶道不一樣,因為他講了茶哲學。但是這些都是從“新”提出來的,因為他要講一個說法,叫做“新茶道”,“新茶道”講什么,他講生活的整體,他說所謂“新茶道”的生活,并非只是趣味、藝術(shù),或者單純手法的這樣人類生活的一般之單方面的事情,而是究明人性的根源。這句話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在其根源上是經(jīng)營人的生活,其中包含著人的生活全體”。這句話,我個人認為太贊了,茶道即生活之道!
久松真一的貢獻絕對不比西田幾多郎要低,特別是對禪宗全球性的闡發(fā)而言。久松真一認為,“立足于心茶道的心茶會的目的,連貫著宗教生活、哲學思考、道德行為、藝術(shù)鑒賞這樣的人的生活全體,由此根源生活下去?!彼蛷娬{(diào)由茶道可以悟到法、喜、禪、韻,悟到禪味道的時候可以身心自障。這是一種被精致化的非常高級的“生活美學”的心境,因為他講你在茶道當中學到的不是藝術(shù),茶是藝術(shù)嗎?不是。茶也不是哲學,茶也不是道德,但是茶卻關(guān)乎藝術(shù),有藝術(shù)的美感,卻關(guān)乎哲學化的思考,關(guān)乎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guān)系,是生活的整體。久松真一講新茶道的時候又把它歸結(jié)到生活的層面去。
日本茶道是從中國傳過去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中國人卻沒有把好多事做到特別的極致。你會發(fā)現(xiàn)出國的時候,有一個老板曾對我說,中國人做了那么多好的絲綢,但是中國人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好的絲綢品牌,我們賣絲綢就當布料賣。愛馬仕、LV這些賣一個絲綢包賣幾十萬元萬塊錢,我們同樣一個產(chǎn)品賣幾千塊錢,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品牌。你在國外會發(fā)現(xiàn)無印良品或者優(yōu)衣庫,特別是優(yōu)衣庫,你會發(fā)現(xiàn)在紐約都有優(yōu)衣庫的店,幾層樓的店,為什么?日本人可以把很多事做到極致。這跟日本文化有關(guān),因為日本文化非常小,因為小,所以就能夠在特別小上面做的特別極致化。如果大家去東京,京都有一個吃日本料理的地方,那個料理的地方就是一個人在做,就是這么大一個小房間,每天就營業(yè)短短幾個小時左右。你去的時候就是一個小屏風特別簡單,進去之后就是一個臺子,一個特別干凈的臺子。但是每上一個日本料理都是一個藝術(shù)品,好貴的。因為它把日本料理做成一個藝術(shù)品!
茶道也是一樣的,也是一個生活化的形式。所以在日本講所謂茶湯是一個形式,日本不說茶水,只講“茶湯”。我們中國人講湯里面有肉和菜才是湯,但是也有道理,水里面摻了其他的東西才叫做湯,這樣說也有道理,摻了茶葉也可以叫做湯,日本人叫做茶湯,中國人很少講湯,也許也與東瀛的抹茶傳統(tǒng)有關(guān),畢竟抹茶比較細嘛。“茶湯之形式悉為禪也,口傳、密傳皆由師口傳弟子,而無書物也?!痹谌毡疽彩牵璧酪彩强诙鄠鞯?。“茶湯者因出自禪宗,故專事僧之行?!狈浅S腥?,剛才我講這個原則——和、敬、清、寂,日本的茶道原則,其實在日本這樣的茶道原則最初叫做什么?叫做“謹、敬、清、寂”,后來被誰改了?就是千利休和尚。自從他把“謹”字改成——“和”字以后,日本的茶道就有了“和”味。他把我們中國的東西叫做“唐風”,日本的東西叫做“和風”,日本的風格,就像“謹”字本來是特別拘謹?shù)?,但是講“和”就比較放得開、更為廣大。
大家看,這張畫像就是千利休,這是千利休在日本廟里的一個佛像。千利休被封為茶道的宗師,他認為茶之道即佛之本義。這方面受中國禪宗的影響,但日本做出了一個積極的拓展。講茶道就是修禪之道,汲水、拾薪、燒水、點茶、供佛、施人、自暖、插畫焚香,皆為習佛修行之行為。所以日本茶道有一系列程式的東西,日本人做事特別程式化,與國人比較而言,其實這是向“儀式化美學”的歸依。這樣好也不好,好就是非常規(guī)范的抹茶的傳統(tǒng),都給你表演,很規(guī)范的,不好就在于它失去了自由,其實各有利弊吧。
注:本文根據(jù)哲學家茶座第十五講講座錄音整理,文章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敬請讀者諸君自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