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難得一顆清淡的心,人們把喝茶比喻為修行,或是喝茶成了修行者不可缺少的知音。出于修養(yǎng)身心、找回寧靜的愿景,人們把喝茶與禪聯(lián)系到了一起。
桌臺上放置一方木魚、一塊拓片、幾卷經(jīng)書,或?qū)⑵凡柚刂糜谧匀惶斓亻g,無論晴雨,不管春秋,飲下一壺人生的禪茶,回歸本真,找到最初的自己。
浮躁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也是品茶時的忌諱。??磁笥讶τ胁枞藭缴嚼锏乃聫R走一走,跪在蒲團上誦讀佛經(jīng),伴著莊嚴的佛像和焚燒的香煙,仿佛一顆心就變得莫名的虔誠,瞬間忘記所有煩惱。不管你信佛與否,佛經(jīng)里所蘊含的智慧總給人一種神奇的魔力,指引人們在浮華塵世中開辟一塊心靈凈土,重新尋回內(nèi)心的平靜。
古今的茶文化似乎離不開“禪”,且不說是虔誠還是裝模作樣,但其關聯(lián)性為很多文人雅士和愛茶人開辟了新的精神歸宿的空間,至少讓人們愿意去了解、學習其中的智慧。當然,我們無法每日到寺廟打坐、誦經(jīng),卻可以從執(zhí)筆抄經(jīng)開始,一點一點驅(qū)除浮躁。這樣是為何茶界里流行手抄心經(jīng)這一現(xiàn)象。別說茶界,就連娛樂圈明星也樂此不疲。
抄經(jīng)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怡情養(yǎng)性、修身自省的生活方式,即使身處紅塵,也能借經(jīng)書中的佛法智慧,消散內(nèi)心多余的雜念和煩惱,感受平淡溫和的美好。
《金剛經(jīng)》云:“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品茶,可以是修心的一種,在一杯又一杯茶湯中徹悟禪意,讓我們不為表象迷惑,及早抵達懂茶的境界。
《心經(jīng)》云:“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一切隨緣,一生隨緣,方得自在?!辈栌蟹鹦?,尤如碧云凈水,幾盞下腹,心頭便了無閑事。所以修行之人總喜歡將日子浸泡在茶中,拋棄雜念,證悟菩提心。
有人說,那些發(fā)抄經(jīng)照片的人多半為了裝,但抄經(jīng)并不意味著要懂佛,甚至你不必深入了解經(jīng)文的意思。它的基礎是一種精神專注的行為,一種踐行在紙筆之間的修為,一種行動于手中的禪意。就如喝茶,在不懂中去品味每一個細節(jié),喝多了,自然也懂了。
抄經(jīng)的經(jīng)文是固定的,而字的濃淡、力度等確是無窮的。從固定的規(guī)則中衍生無窮的變化,這是佛語中萬化的境界。而泡茶,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的不同,也會造就不同的效果。
玩拓片從古至今,茶道早已脫離單純的啜飲范圍,逐漸演化成人與茶的一種精神交流行為。茶與書畫的關聯(lián),正是沿襲傳統(tǒng)的筆墨規(guī)律,把茶作為一種物質(zhì)媒介提升為藝術層面的表現(xiàn)形式,將之轉(zhuǎn)換為茶的表現(xiàn)形式。
在“茶系書畫”里,茶水在紙面上的流動以形成不同的形態(tài),代替了品茶時不同的味覺變化,在圖式上呈現(xiàn)的是茶痕形跡,在含義中則隱喻聞香雅韻的中國傳統(tǒng)人文思想。茶與水,茶與墨,茶與筆,茶與紙,單一與重疊,擴散與收斂,為品茶的身體行為注入精神性的暗喻。這就是為何文人墨客、藝術家與茶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貼合氣質(zhì)。
品茶論道,最舒適的場景莫過于幾位友人沏上好茶,談天說地。遇到志趣相投的人,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而席間相稱的擺設、器物如果帶有時光的溫潤之色,能讓人身心柔軟,卸下防備,還能增加古樸之味,烘托品茶的寧靜感。這些器物里,有年代久遠的殘磚斷瓦,也就自然而然和拓片搭上邊了。
拓片,指將碑文石刻、青銅器等文物的形狀及其上面的文字、圖案拓下來的紙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tǒng)技藝,是使用宣紙和墨汁,將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形象地說,拓片是從原物直接“打印”下來的,大小和形狀與原物相同。除了有凹凸紋飾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銅器銘文、碑刻、墓志銘、古錢幣、畫像磚、畫像石等,都廣泛使用這種辦法記錄。
近年來,拓片市場與書畫市場此消彼長,許多過去鐘情于書畫的茶人開始玩拓片了,向來曲高和寡的拓片收藏也開始火了,不少拓片價格由之前的幾十元、幾百元一幀,變?yōu)榻晟锨г?、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一幀。
清 趙之謙為鏡山篆壽山芙蓉石古獸鈕對章 ?印蛻及拓片
玩拓片,是茶人另一種表達翰墨情懷的方式。拓片種類里,有瓦當、有舊磚、有殘碑、有泉范,雜七雜八,拓片上不外乎說些所拓物件的來龍去脈之類,寫得卻是古意盎然,清雅脫俗。玩拓片的樂趣,除了拓本身,題跋也算是一大樂子,尤其是在老拓片旁邊寫滿的題跋。
想來從前茶人便是喜歡這樣的靜樂之趣,慢悠悠細細把玩手中的古物,得益于慢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做拓片便是這樣一個講究的手工活兒,心靜手敏,做好一份,器物銘文圖樣躍然紙上,纖毫畢現(xiàn),妙趣橫生。而平時,找些殘碑、瓦當之物,養(yǎng)養(yǎng)菖蒲,寫寫畫畫,閑暇之際,在書房折騰半天,親手拓上幾份送朋友,意思不盡相同,自娛卻也悅?cè)?。大抵,這算是一種難得的腔調(diào)吧。
古有武陵人誤入桃花源尋得世外天堂,今有茶人游山玩水偶得一吃茶好地。古人飲茶注重六境:擇茶、選水、佳人、配具、環(huán)境和飲者的修養(yǎng),其核心都在把握一個”品”字,十分強調(diào)飲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說:得趣、得神、得味。品茶亦是修禪,無論在喧囂紅塵,還是處寂靜山林,都可以成為修行道場??酥朴鸪姅_,在都市里又何嘗容易做到?于是,就有了茶空間、茶席造境的創(chuàng)作。
茶空間是茶人展現(xiàn)夢想的舞臺,其精髓在于意境,茶為意,空間為境,茶空間是器物、自然、茶人、飾品、空間、陳設等綜合承載品,是人心所向的意境。那么,又如何營造這種意境?
“唯能立意,方能造境?!庇忻鞔_的立意,才能成功造境。比如禪意思想影響下的造境,文人思想下的造境。意境皆在虛與實之間,在滿足飲茶活動功能需要的同時又能富含中國傳統(tǒng)審美情趣,可以使人們在其間品茶之時,與茶室空間產(chǎn)生情景交融、虛實相生之感,在這種意境空間之中品茶、思考,更好地將自身融入品茶活動之中。
例如,田園式的茶空間主要是把自然的要素運用在茶空間上,讓茶與自然相互呼應。在竹林造景間喝茶,就像在山中喝茶,在燈光下,仿田園山居的格柵與竹林分別呈現(xiàn)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如果再加一些石木元素,更能有“悠然見南山”的意境。在山野里喝茶未嘗不是與自然親近的好機會。勞作后歇息,吃著茶點喝著茶,疲勞漸消。
又或是仿古來陳設一段曲水流觴,另一番味道,魚追著流動的茶杯,靈動的茶空間讓喝茶這件事變得活潑了起來。如果再把中式建筑的元素的梅花窗加入到茶空間設計中來,有沒有種寒夜客來茶當酒的感覺呢?
大到天地之間,小到一方茶席,皆可造境。即便沒有固定的茶室,只要一只托盤一地草席,器具在茶人指間指揮若定地鋪展開來,加以再日常的生活場域都能點化出些許茶味來。
很多人向往日本茶道的意境,而復制符號表象的景觀。然而造景容易造境難,非得常日與茶獨處才能活出自己獨立的茶域,設計師只能創(chuàng)造景而不能幫業(yè)主創(chuàng)造境。少了主人在現(xiàn)實空間中生活的軌跡,再成功的造景都無法進一步衍生出情境。與其說營造一種意境,更是表達主人或是事茶者的心境。
編輯 / 初空 ? 圖片 /本刊圖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