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國,茶字有十筆劃,分三部分組成:上部為“艸”,像茶的芽葉;中部是“人”,像樹冠:下部為“木”,代表樹干,是木本植物。
茶作為中華民族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部分,也有其雅稱或代稱。肖正廣和章傳政對茶的同義字、雅稱和代稱進(jìn)行匯總論述。以下是其簡要內(nèi)容。
?“茶”字確定前的同義字
秦代以前,中國各地的文字還不統(tǒng)一。茶的名稱也存在同物異名,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
直到唐代宗上元初年(公元765年),陸羽(733-804)的著作《茶經(jīng)》問世,書中將“荼”字減去一橫,成為“茶”(chá)。
據(jù)《茶經(jīng)》注釋,“從草當(dāng)作茶,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dāng)作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字”,至此,茶字的形、音、義才固定下來,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另有記載,“茶之名,始于王褒《僮約》,盛著于陸羽《茶經(jīng)》”。茶字確定前有多個同義字。
荼,據(jù)說最早出現(xiàn)于周朝,據(jù)晉代《華陽國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丹漆荼蜜……皆納貢”。
槚,最早出現(xiàn)在《爾雅》中,即“槚,苦荼”。
蔎,據(jù)《說文解字》載,“蔎,香草也,從草設(shè)聲”。本指香草,同茶一樣,具有香味,故借之稱茶。
茗,字的有關(guān)記載為,春秋時期的《晏子春秋》有“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戈、五卵茗菜而已”;《廣雅》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
荈,關(guān)于“荈”的記載,有郭璞《爾雅·注》“樹小似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山謙之《吳興記》“烏程縣西二十里,有溫山,出御荈”等。
?按茶葉形狀為主而來的雅稱
茶葉本為食飲之品,其審評包括其外形和內(nèi)質(zhì),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販夫走卒對茶葉皆有不同的稱呼。
鳥嘴,唐代鄭谷《峽中嘗茶》詩,“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夸鳥觜香。合半甌輕泛綠,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雀舌,一詞出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載,“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
玉爪
南宋楊萬里詩云,“蒸水老禪弄泉手,隆興元春新玉爪”。
芳芽,元代徐世隆詩云,“兔毫盞凈啜芳芽”。
“香葉、嫩芽”的雅稱出自元稹《寶塔詩》。
小草,宋代張祁《答人覓茶》詩云,“內(nèi)家新賜密云龍,只到調(diào)元六七公;賴有家山供小草,猶堪詩老薦春風(fēng)”。
凌霄芽,元代楊維楨所撰茶事散文《煮茶夢記》文中記載,“鐵崖道人臥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紙帳,梅影亦及半窗,鶴孤立不鳴。命小蕓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為飲供道人”。
據(jù)《茗荈錄》載,“顯德初,大理徐恪見貽卿信錠子茶,茶面印文曰:‘玉蟬膏’,一種曰:‘清風(fēng)使’。恪,建人也”。此類印有名字,其形狀類如錠子,故歸為形狀類命名一列。
在茶的發(fā)展中,某一種茶的形狀的別稱也常常被代稱做茶。舉例來說,“月團(tuán)”、“金餅”、“龍團(tuán)”本為唐宋時期的一種餅茶,但常常在詩歌中代指茶葉,如唐代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焙》載,“初能燥金餅,漸見甘瓊液”;再如“鳥嘴”本為產(chǎn)于今四川一帶的古代蒸青散茶名;又如“茶旗”、“茶槍”等茶名也可被代指茶葉,可見于宋代趙佶《大觀茶論》,“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次之,余斯為下”。
?按茶葉滋味為主而來的雅稱
苦荼,荼為茶的別稱,陸羽《茶經(jīng)·七之事》中多處載有“苦荼”一詞,如華佗《食論》載,“苦荼久食,益意思”。
香茗,茶為茗,喝之清香解渴謂之香茗。唐代白居易《晚起》中有,“融雪煎香茗,調(diào)酥煮乳糜”的詩句。
苦口師,以擬人手法戲稱茶之滋味,即濃茶味苦,語出皮光業(yè)。皮光業(yè),五代人,晚唐詩人皮日休之子。父子二人皆嗜茶愛茶,都有佳作留世。陶轂《清異錄·茗荈錄》載,“皮光業(yè)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請嘗新柑,筵具殊豐,簪紱叢集。才至,未顧尊罍,呼茶甚急。徑進(jìn)一巨甌,題詩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娻逶?‘此師固清高,難以療饑也’”。
陶轂《茗荈錄》引用胡嶠《飛龍澗飲茶詩》曰“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dāng)封不夜侯”。另有宋代李郛的《緯文瑣語》載,“世稱橄欖為余甘子,亦稱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茗荈錄》載,“猶子彝之年十二歲。予讀胡嶠詩,愛其新奇,因令效法之,近晚成篇。有云:‘生涼好喚雞蘇佛,回味宜稱橄欖仙。’然彝之亦文詞之有基址者也”。
?按茶葉意蘊(yùn)、精神為主而來的雅稱
“嘉木”出自陸羽《茶經(jīng)》,“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據(jù)說三國魏晉南北朝以來,飲茶遂成風(fēng)俗,初飲不慣之人飲之不快,故戲稱為“水厄”,意為“水災(zāi)”?!短接[》卷八六七引《世說》載:“晉司徒長史王蒙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云華”,語出唐代皮日休《寒日書齋即事》,即“深夜數(shù)甌唯柏葉,清晨一器是云華。盆池有鷺窺蘋沫,石版無人掃桂花”。
“碧霞”,語出元相耶律楚材《西域從君王玉乞新茶》詩,“紅爐石鼎烹團(tuán)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乳茗”,語出清代桐城派學(xué)者姚鼐(nài)的《同秦澹初等游鴻恩寺》,“明朝相憶皆千里,那憶僧窗啜乳茗”。
消毒臣,唐代曹鄴(yè)《飲茶詩》云,“消毒豈稱臣,德真功亦真”。
“瑞草魁”語出唐代詩人杜牧《題茶山》,詩云,“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剖符雖俗吏,修貢亦仙才。溪盡停蠻棹,旗張卓翠苔。樹陰香作帳,花徑落成堆……景物殘三月,登臨愴一杯。重游難自克,俯首入塵?!薄?/p>
不夜侯,語出西晉張華《博物志》,“飲真荼,令人少眠,故荼美稱不夜侯,美其功也”。
唐末孫樵曾在《送茶與焦刑部書》提到,“晚甘侯十五人遣待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xiāng),月澗云龕之侶,慎勿賤用之”。
茶還有一別稱為“清人樹”,《茗荈錄》載,“偽閩甘露堂前兩株茶,郁茂婆娑,宮人呼為‘清人樹’。每年初,嬪嬙戲摘新芽,堂中設(shè)‘傾筐會’”。
清友,該詞出自唐代姚合《品茗詩》“竹裹延清友,迎風(fēng)坐夕陽”之句。
清風(fēng)使,出自五代陶轂(ɡū)《清異錄》,據(jù)載,五代十國時,便有人稱茶為清風(fēng)使,可能是由于茶具有清風(fēng)通骨的作用。
滌煩子,語出唐代施肩吾詩,“年來如拋梭,不老應(yīng)不得?;ㄑ劬`紅斟酒看,藥心抽綠帶煙鋤。顛狂楚客歌成雪,媚賴吳娘笑是鹽。荷翻紫蓋搖波面,蒲瑩青刀插水湄。煙黏薜荔龍須軟,雨壓芭蕉鳳翅垂。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
冷面草,《茗荈錄》載,“符昭遠(yuǎn)不喜茶,嘗為御史,同列會茶,嘆曰:‘此物面目嚴(yán)冷,了無和美之態(tài),可謂冷面草也’”。
以上所例舉的茶之別稱,其命名方式從其字演變的有荼、槚、蔎、茗、荈;從其形狀別稱有茶旗、茶槍、鳥嘴、雀舌、玉爪、芳芽、香葉、嫩芽、小草等;從其滋味的有苦荼、香茗、苦口師、余甘氏、雞蘇佛、橄欖仙等;從其意蘊(yùn)的有嘉木、水厄、碧霞、乳茗、消毒臣、瑞草魁等;從其精神的有清友、清風(fēng)使、滌煩子、冷面草等。除此之外,茶的別稱森伯、湯社、甘草癖等等,釋義不一,但卻處處顯現(xiàn)著歷代文人墨客乃至平民百姓對茶的喜愛,也詮釋著茶人們對茶的深刻理解。
重要的也許并非茶的別稱,而是當(dāng)時情景下,當(dāng)時愛茶人的樂趣。茶于文人可謂摯友,從功效、心情、感悟等多方面去賦予茶名字,足可見茶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深遠(yuǎn)影響,這也顯示出茶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產(chǎn)生的無窮魅力,而其他事物很難從文獻(xiàn)和書里找到一樣同茶有這么多稱呼的。這便是茶的魅力所在。
來源:茶科學(xué)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