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余杭區(qū)黃湖鎮(zhèn)有一座特別的茶園,這里的茶樹不僅長在山上,還被種進了花盆里。沿著蜿蜒的山路漫步而上,可以瞧見600多盆形態(tài)各異的茶樹盆栽,有的茶樹已是百歲老人。它們的主人是云頂農(nóng)莊負責人、國家一級評茶師陳紅炳。在陳紅炳的藍圖里,他希望這里能成為一處文化景觀、一處科普基地、一處茶樹種質資源庫。
陳紅炳
種植茶樹盆栽源于陳紅炳的一次奇思妙想:把茶樹種進盆子里,沒人做過這個事情,不妨試一試。2017年,陳紅炳進行了第一次大膽嘗試,他選擇了一株100多歲并且仍在生產(chǎn)的茶樹。然而養(yǎng)活茶樹盆栽并不是一件易事,曾系統(tǒng)學習過園藝的陳紅炳也栽了更頭。這盆沒能養(yǎng)活的盆栽最終被放在了客廳里,每每提起陳紅炳依舊很惋惜:“這棵茶樹,我爺爺在的時候它就已經(jīng)在了,唉,多可惜!”
第一次嘗試
此后的六個年頭,陳紅炳一直在實踐摸索與總結經(jīng)驗,“種茶樹盆栽,要循序漸進,先把茶樹移栽到地上,再種進盆子里,然后一步一步把盆子換小?!边@其中土壤是關鍵,陳紅炳打了個通俗的比喻,“就像一個人,他吃的東西量少了,就必須吃得精,茶樹也是這樣。”盆栽中的土壤首先得經(jīng)過高溫暴曬與消毒,進而用機器與手工細篩,最后分層。別看盆子不大,土壤得分為三層排布,上層顆粒最細,下層顆粒最大,這樣做水分不會流失太快也不易產(chǎn)生積水。每天澆完600多盆茶樹盆栽,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陳紅炳的妻子鄭蘇君在一旁補充道:“照顧它們像照顧孩子一樣,每天光是搬來搬去就要搬好幾趟。要搬出去給它們曬曬日光浴,大太陽上來了,又要給它們做防曬?!?
茶葉生產(chǎn)加工的空隙,就是陳紅炳尋找老茶樹的時候。尋找老茶樹就像淘古董,開車去附近的每一座山再而翻山越嶺,“有的是荒山上找來的,有的是附近農(nóng)戶手里收來的?!标惣t炳帶記者觀賞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滔滔不絕講著背后的故事。家門口的幾盆,陳紅炳尤為喜愛,“上座給它們?!庇幸慌柽B體茶樹造型獨特像一艘帆船,陳紅炳將它取名為茶帆風順,“這種造型是可遇不可求的,找了這么久,只此一棵?!痹诓璺L順的邊上茶樹盆栽,同樣外形別致,向上生長非常挺拔,有一人多高。陳紅炳說目前還沒有想好名字,想為它取名節(jié)節(jié)高。尋找這棵茶樹花了好大一番工夫,陳紅炳在附近一座荒山上發(fā)現(xiàn)了它,推測這是一棵上世紀60年代左右種下的茶樹。由于它太過高大,挖茶樹、抬下山,四個人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陳紅炳又指著一旁的茶樹說,我現(xiàn)在的大部分榮譽都是它給我?guī)淼?,光是今年就獲得了6個金獎、1個銀獎。他為這棵葉片油量的茶樹取名“云頂一號”,與自己的農(nóng)莊同名。農(nóng)莊的許多茶樹與茶葉,母本也來自于它。還有一盆位于上座的茶樹盆栽來頭也不小,它叫迎霜,來自杭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以前的茶樹都是茶樹籽播種的,后來有了扦插技術,它是第一代功臣。”由于品種更新迭代,迎霜也漸漸走入歷史。“就像現(xiàn)在大家都用智能手機,大哥大已經(jīng)被淘汰,但是大哥大擺在博物館里又是歷史的見證。”陳紅炳期望打造的就是這樣一座博物館性質的花園。他打算今后為每盆茶樹盆栽掛上標識,寫上名字、寫上來源、寫上故事。
第一代扦插迎霜母本
在陳紅炳看來,現(xiàn)在做的這件事情令他成就感滿滿,既有文化價值,又有科研價值,未來還有更大的經(jīng)濟價值。鄭蘇君回憶道:“之前有個年輕人買了一盆小小的,他特別喜歡,經(jīng)常端在手上像遛鳥一樣出去遛。有一次大晚上,他的貓把土刨掉了一小塊,他馬上從杭州市區(qū)打車到我們這里換土?!?
不過,陳紅炳目前的重心并不在于售賣,他仍在源源不斷收集。“有些茶樹可能不適合生產(chǎn),比如葉片過大的,葉片像瓜子狀過小的,還有些茶樹年齡過大不再出產(chǎn),或者品種已經(jīng)被淘汰,但是它們?nèi)匀挥刑厥獾囊饬x。”陳紅炳娓娓道來,“而且只要樣本足夠大,肯定能在這些群體種里選育出優(yōu)良品種。”缺少專業(yè)人才和時間,是陳紅炳最大的苦惱。這些天,他正在計劃搭建大棚,期待這座茶樹種質資源庫早日成型。
云頂一號
茶帆風順
來源:錢江晚報,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郭婧,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