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貢堂朝貢系列面市以來便備受各方關注,品鑒會活動也在全國各大城市如火如荼進行中,相信大家也多少也聽到了對朝貢系列五款產(chǎn)品的各色評價,可謂內質已鑒分曉,今天來說說外衣:朝貢系列包裝賞析。
壹
唐宋元明清,很明顯元明清用了明例,即將朝代皇家文化象征之一龍袍直接納入了包裝主調,故朝代氣息也非常明顯,一眼分明;而唐宋則以相對含蓄的包裝設計方式,采以神韻而已。
朱紅木盒金點綴,大氣端莊
唐
盛唐氣概,威鎮(zhèn)四海。唐朝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繁華,影響深遠。時至今日,漂泊異國他鄉(xiāng)的華人聚居地被稱為“唐人區(qū)(街)”,日韓遣唐使歸去的文化交流成果持續(xù)得到發(fā)揚與光大,經(jīng)久不衰。
所以以什么代表大唐呢?元素過于豐富不如從簡吧,取最關鍵的點即可——長期以來唐文化已經(jīng)成為極具國民代表的文化之一,那么在中國,什么最有民族特色?紅,家家見喜必有之,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中國色彩。唐·七年臻寶銀針用之,當絕配。
七年干倉老銀針為珍稀茶品,故唐材質上采用了木板禮盒為主料,點綴以金色的雕刻、金屬字及燙金元素,內罐以鋁質為材,輕巧精致,整體風格高端大氣,也契合皇家宮殿朱紅主調的氣質,沉穩(wěn)端莊,不怒自威。
寶石藍輔以金銀色,格調典雅
宋
大宋崇文輕武,整體審美風格偏向含蓄清雅之風,這從傳世的宋代文人畫及宋朝推崇“雨破天青色”的汝窯等亦可見一斑。中國最高境界的文人式審美即來源于宋,并影響至今。
藍色向來給人以冷靜沉穩(wěn)之感,妙貢堂宋牡丹王采用了藍寶石色為包裝主色,典雅中透露出幾分高冷范來;輔以金銀色調字體或花紋的交相輝映,傳統(tǒng)吉祥蔓草紋飾點綴、罐身浮雕的應有等,無一不從簡約中透露著精致感,整體效果高貴內斂,如貴族,天生氣度。
貳
元明清為餅茶,棉紙呈現(xiàn)有限,故均采用了三大朝代的天子服裝元素,朝代特色非常鮮明。本不必再講,但還是有人興趣不減,那就權當欣賞中國古代服飾美學民俗史罷。
辮線襖制服,蒙古族氣息濃郁
元
元為蒙古族創(chuàng)立,馬背上的民族作風豪邁,金戈鐵馬強悍無比。而元統(tǒng)一中國后,也是有龍袍的,長這樣:
元帝見馬可·波羅(內蒙古博物館),圖源自網(wǎng)絡
元代的龍袍是蒙古族統(tǒng)治者接受漢化而來的,元帝只當冕服用,平時少穿,這也是今留存下來的元帝畫像均無穿龍袍的原因。常服則為蒙古族風格濃郁的質孫服與辮線襖制,質孫服長這樣:
(圖源自網(wǎng)絡)
辮線襖制大概是這樣:
(圖源自網(wǎng)絡)
發(fā)現(xiàn)了嗎?辮襖制服大體上就是質孫服+外襖子搭配,為元朝武官常服。因為質孫服上衣與下裙相連,衣袖比較緊,下裙則較短,便于騎馬打獵,而襖子用于抵御嚴寒。游牧民族風格強烈。
元世祖出獵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館),圖源自網(wǎng)絡
故元代貴族的標志性穿著是:戴外白內黑的皮冠(貂皮暖帽),著淺米色毛絨衫,額前有發(fā)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后垂鬟(兩辮作成的鬟)。今流傳下來的元帝圖也多是這種類型的穿著打扮。
可汗刀
朝貢系列·元
十二章紋代表性龍袍
明
十二章紋最早產(chǎn)生于本周,至東漢時期確立為帝王專屬紋飾,隋朝確立了每個章紋在龍袍上的固定位置,目前為止中國考古出土的實物中,明定陵神宗皇帝朱翎鈞的龍袍是最早的、帶有“十二章紋”的實物。
十二章紋圖案(圖源自網(wǎng)絡)
十二章紋寓意豐富,如龍,“取其能變化”(應變),象征帝王們善于審時度勢;火,取其光明,象征帝王光明磊落;黻(fu),是兩個相背的“己”字,取其“背惡向善”(明辨),代表帝王明辨是非等,搭配大塊的蜻蜓藍鋪敘,恢宏有度之感撲面而來。
繁瑣復雜,紋樣豐富
清
清朝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集大成者,所以你看清朝的瓷器無不一透露著炫技式的繁瑣復雜操作,很多藝術品都追求登峰造極的境界,堆砌頗多。
清乾隆皇帝像(故宮博物院),圖源自網(wǎng)絡
十二章紋在清代的地位有所下降,清朝龍袍逐漸演變?yōu)槎喾N吉祥紋飾集合并用的風格,十二章紋要比較仔細觀察才能找出來,不若前朝之突顯。妙貢堂清的龍袍明顯可見象征一統(tǒng)江山的海水江崖紋,金龍形象也躍然紙上,整體呈富麗華美的風格特點;與大版面的赤紅色相襯,明麗耀眼,光輝照人。
朝貢系列為妙貢堂品牌周年之巨獻,也是其高端收藏系列精品,每款產(chǎn)品都選料精致、工藝考究,內質口感各有特點;包裝更是內涵豐富,做到內外兼修。好茶,當芳華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