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困難時期的茶葉生產
茶葉,是灌縣(1988年更名為都江堰市)歷史悠久、久負盛名的主要特產之一。唐代時陸羽所著《茶經》和毛文錫所著《茶譜》就有稱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茶葉從生產到收購,由私營為主改為以國營為主。
1950年,國家規(guī)定茶葉由公司銷售,國家經銷65%,私商經銷35%。1953年后,私商經營逐年下降,到1956年工商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后,茶葉全由國家經營。
1958年,在灌縣茶區(qū)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
搖錢樹,栽滿山,遍地黃金堆如山,要叫荒山變叢林,要叫茶區(qū)人民幸福的歌兒永遠唱不完。
至今,這首歌謠還能喚起我們同時代人的記憶。
1958年,灌縣人民在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的光輝照耀下,茶葉生產戰(zhàn)線上,同糧食、鋼鐵一樣掀起了“大躍進”高潮。實現(xiàn)人民公社化,全縣范圍內的山地和沿山公社大搞高標準茶園;創(chuàng)辦國營茶場和社隊集體茶場,建立一批茶業(yè)生產基地;開辦茶業(yè)技術學校(半工半讀,學制2年),培養(yǎng)茶業(yè)技術人才。
1958年春,灌縣縣委提出茶葉增產3成5指標時,就有人感到沒有把握,抱著和往年一樣的無所謂態(tài)度,能干多少算多少。3月,根據(jù)全國茶葉會議和溫江地委現(xiàn)場會議精神,把茶葉增產指標提到5成后,各種爭論就開始了。有的說“茶葉采得兇,基肥施得少,5成全是空”。有的說:“茶樹頭吃土、尾吃露,它要長多少,誰也不知道”。因此,計劃貫徹不下去。春茶結束后,灌縣縣委在中興公社召開了茶葉生產會議,向全縣山地區(qū)、丘陵區(qū)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茶葉翻一番,爭取上北京”的新奮斗目標,并開展學福鼎、趕黃岡和舒城的競賽運動,把茶葉生產推向新的高潮。當年,全縣茶園蟲害蔓延成災,受害面積達6500多畝,占茶園面積60%以上。為防止蟲害蔓延,每個農業(yè)社不僅組織除蟲突擊隊,用農藥撲滅蟲害,或大擺“火鐤陣”,火葬茶毛蟲,而且把采茶婦女組成了情報網,哪里發(fā)生蟲害,婦女馬上報告,突擊隊立即圍剿,做到蟲害發(fā)生在哪里,就把它消滅在哪里。
由于茶園一改過去粗放的做法,精工細作,茶園里沒雜草,農家肥、化肥一起上,施肥量為歷年最多。以前茶葉生產是頭春旺,二春、三春趕不上。1958年這一年,茶林四處茂,變成了三春趕二春;往年采茶到“霜降”,這一年“小雪”還在采茶忙。
1958年9月到1961年7月,灌縣先后遭遇三次自然災害。一是1958年9月4日岷江發(fā)生大洪水(流量為3420立方米/秒),二是1960年8月13日的大暴雨,三是1961年夏季的持續(xù)洪水。此后,1964年岷江又發(fā)大洪水,最大洪峰流量6450立方米/秒。當年,灌縣雖然先后遭受幾次洪澇災害,但茶葉生產依然獲得了好收成。
向峨公社茶樹漫山遍野,茶葉產量歷來位居全縣產茶區(qū)第三位。1949年全年產茶278.3擔(每擔100斤),其中細茶32.15擔,產茶地分布在七間房(龍竹大隊)、木皮房(石甕大隊)、茶園坪(棋盤大隊)、易家溝(月耳大隊)、大坪(花龍大隊)、蘇麻地(鹿池大隊)等地,主產青毛茶。1956年,全鄉(xiāng)收茶578.9擔,創(chuàng)歷史最高生產水平。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茶業(yè)歸公社所有,實行集體交售、國家收購、給予獎勵的政策。
《向峨鄉(xiāng)志》記載,由于“大躍進”和極“左”錯誤逐漸嚴重,“五風”泛濫,強調大兵團作戰(zhàn),挫傷了茶農的生產積極性,茶葉生產遭到一定的損失。1959年,向峨公社茶葉產量比歷史最高生產水平的1956年下降30%。1961年體制下放,由于糾正了“五風”,向峨公社茶葉生產由生產隊經營管理,但茶葉產量始終徘徊在300—400擔之間。
向峨公社茶葉產量下降,也許只是一個個案。翻開灌縣、彭縣(1993年撤銷,設立縣級彭州市)、崇慶(1994年撤銷,設立縣級崇州市)、大邑、北川(2003撤銷北川縣,設立北川羌族自治縣)等縣的縣志、鄉(xiāng)鎮(zhèn)志,不難看出“大躍進”期間,茶葉生產普遍不同程度地都相繼出現(xiàn)了增產增收的大好局面。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與向峨一山之隔的虹口,茶葉生產卻是另外一番“高產”景象。1962年元旦剛過,虹口公社黨委宣布4大隊(高原大隊)依靠種茶收入,實現(xiàn)了由窮隊到富隊的轉變。
虹口是灌縣細茶和邊茶的主產區(qū),民國時期年產細茶400擔,粗茶2000擔以上。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虹口有老式茶園800余畝,新式茶園1400余畝。虹口公社4大隊,位于灌縣西北部海拔800多公尺的高山地帶。這里土質瘦薄,氣候寒冷,曾是一個有名的窮隊。1961年,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在“三面紅旗”的光輝照耀下,虹口4大隊認真貫徹“以糧為綱,全面發(fā)展,多種經營”的方針,堅持“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兼顧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充分發(fā)揮了人民公社的優(yōu)越性,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依靠群眾,艱苦奮斗,排除萬難,戰(zhàn)勝了連續(xù)三年的自然災害,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奪得茶葉連續(xù)三年大豐收,由窮隊一躍成為富隊。
當年,虹口4大隊共有4個生產隊,132戶535人,評級勞力293個。全大隊土地有熟地面積824畝,火地面積396畝,土地內有茶的面積占620畝,共有茶園200畝左右,細茶產量1958年48擔,1959年43擔,1960年100擔,1961年108擔。1961年的產量占1958年的224.6%,占1959年的174.6%,占1960年的108.5%,畝產由1958年平均單產80斤,1961年平均單產61.5斤,提高71.6%,產值1961年達10393元,占1958年產值3085元的337%。質量方面,1958年沒有一級茶,二級茶葉僅有100斤左右,平均單價49元。1960年賣給國家一級花茶500多斤,三級以上茶葉占56%,平均單價75元。1961年僅售給國家一級花茶達1978斤,占全年收購類的19.1%,平均單價也達到78元,社員收入也由1959年每戶平均38.20元,上升到78.74元。
虹口4大隊茶葉收入占全大隊農村副業(yè)收入的比重很大,全年茶葉收入占90%以上,維護了大隊的基本所有制。到1961年底,這個大隊在銀行的存款達1萬多元,個別農戶存款達1千元以上。為此,社員群眾歌頌道:
“邁大步,登天堂,高原窮隊變富隊,男女老少喜洋洋。倉中糧食滿,四季茶葉香,吃不完來用不盡,黨的恩情似海深?!?
1962年1月16日,虹口公社黨委以《茶葉生產的紅旗》為題,向全縣介紹了4大隊茶葉獲得連續(xù)三年大豐收,實現(xiàn)由窮隊變富隊的基本經驗。一是在黨的領導下,認真堅持了“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二是妥善處理了小集體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充分調動了社員的積極性;三是組織領導方面,在灌縣縣委和虹口公社黨委正確領導下,大隊黨支部自始至終都抓緊了思想教育工作,并加強了對茶葉工作的領導。
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困難時期,虹口公社4大隊十分注重茶葉生產管理,大隊與生產隊之間都建立了責任制度——
在茶園管理上,大隊將茶樹隨著土地劃歸生產隊經營,努力固定到隊使用,規(guī)定了糧茶工分一起計算的辦法,以適應糧茶間作的特點。這樣,既管糧又管茶,又省工省事。對成片集中的高產茶園,大隊實行專門派工管理、單獨計工的辦法,并間作糧食、豆類、薯類作物,增加糧食產量,做到糧茶相互促進,達到高產豐收。
在采茶勞力安排上,除抽出技術熟練的采茶能手大量培訓采茶人員外,還組織十姊妹等季節(jié)性采茶能手專業(yè)隊(她們采茶的日工效平均在40斤以上,最高者采摘鮮葉90余斤),由大隊統(tǒng)一領導和生產隊集體負責相結合,進行季節(jié)性的經常采茶,做到先發(fā)先采,保證茶葉及時下樹。在茶葉大批下樹專業(yè)隊不能負擔時,就采取群眾突擊和校外勞力,與社員、學生利用工余、課余采茶,在農忙時期專業(yè)隊又實行突擊農業(yè)生產(互相換工支援,時間半天或1—3天不等)。同時,在農活上采取提早挖冬地,多種早玉米錯開農時,減少逗工壓力。由于合理安排勞力,不僅解決了從來認為不能解決糧茶逗工的矛盾,而且實現(xiàn)了自力更生,不靠外援。
在生產投資上,茶葉用肥分別性質,實施不同的辦法。商品肥由大隊統(tǒng)一購買交給生產隊使用,農家肥由大隊在布置積肥造肥時,一并布置茶肥任務,由生產隊自己積自己用,大隊根據(jù)施肥數(shù)量和質量好壞,折價付款。
在收益分配上,粗細茶采取兩種辦法。細茶收入如實上繳大隊,粗茶收入采取提成辦法,60%上繳大隊,40%給生產隊。
在積極性調動上,生產隊對社員群眾,堅持政治掛帥與物質獎勵相結合的辦法,對評級勞力實行“定額管理,評工記分,超額獎勵”的生產責任制。采茶定額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和茶類分別制定:定額內評工記分,超額部分給予現(xiàn)金獎勵,細茶每斤獎勵4分,粗茶每斤獎勵1分,等外級人員和社員、學生工余課余采茶,一律當天現(xiàn)金付酬,不計定額,細茶每斤付現(xiàn)金3到5分,粗茶每斤付現(xiàn)金1分。
在茶葉初制加工上,不僅采用了水力采機制茶,大大節(jié)約了勞動力,還實行“定額管理,超額給獎”與“不做隔夜茶”的生產責任制度。制茶人員每制一擔干茶定為5個勞動日,所制干茶達到質量者給予獎勵。不符合質量要求時,區(qū)分情況給予教育或賠償。由于貫徹了“按勞付酬,多勞多得”的原則,充分調動了廣大社員群眾的積極性,促進了高原茶葉生產。
“大躍進”期間,虹口公社4大隊(高原大隊)茶葉的高產豐收,在當年不算離譜,應該說比較靠譜,或者說沒有過分浮夸虛報產量、收入。當然,筆者這樣說,并非想肯定“大躍進”的“浮夸風”,虹口4大隊依靠種植茶葉由窮變富,不能不說是“大躍進”時期少有的靠譜的茶葉生產實踐與茶農增產增收案例。
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的成立
灌縣的茶葉,主要包括邊茶、細茶,歷來都主要依靠私商經營。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四大茶號”幾乎壟斷了灌縣的邊茶銷售?!豆嗫h志》記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后,川幫興起,走松潘大路(灌松古道)的有裕國祥、利民、祥福、康民、慶福等茶號;也有走理番小路(汶馬古道)的惡友恒豐久、德厚長、昌隆永、辰豐云等茶號;走青城后山牛頭山小西路(灌縣泰安三江水磨耿達一線)前往懋功(現(xiàn)小金縣)、丹巴、扶邊(現(xiàn)小金縣扶邊鄉(xiāng))、崇化(現(xiàn)金川縣安寧鄉(xiāng),最早的名字叫葛爾拉依,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兩征金川,取勝后改名為崇化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名叫安寧)、綏靖(今金川縣)等地的茶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灌縣邊茶總銷量大致在5000擔左右,銷量最高的年份大約一萬擔。1956年后,茶葉銷售通規(guī)國營,常年銷量在4000擔左右;1955年為最高,達到8800擔;1964年最低,只有1400擔。
民國時期,灌縣經營細茶的主要有大同春、大同慶、復興、清和、雷遠記等茶號,年總銷量1400擔左右。1950年開始,私人經營日漸減少。1956年,統(tǒng)歸國營經營。經營單位先后有灌縣茶廠、灌縣土產公司、灌縣農產品采購局、灌縣聯(lián)社、灌縣供銷社、灌縣外貿站(公司)、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等。常年銷售細茶1000多擔,1956年最高,為2350擔。
1980年8月27日,灌縣對外貿易站、灌縣茶廠聯(lián)合向當時的灌縣革命委員會呈送了《關于成立“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的報告》及《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實施章程》。
改革開放初期,灌縣茶葉生產和管理的大致情況是:當時全縣擁有茶園面積1.1萬畝,其中1974年以來新開辟的茶園0.8萬畝。1979年全縣能生產粗細茶5100擔,其中,細茶1500擔左右,全年茶葉總收入大約20萬元。
由于茶園管理水平較低,又沒有常年性的專業(yè)組織,高桿作物也進入茶梯,因而茶園單產低。茶園肥培管理跟不說,投產遲緩。細茶平均畝產不到40斤,與全國平均畝產86斤相比差一倍多。那時,茶葉經營環(huán)節(jié)也多,費用開支大,種茶社隊收入少,不利于調動廣大茶農的生產積極性。茶場也嚴重短缺資金,沒有一個新茶園能夠在經濟上自給。茶場勞動力組合較差,鮮茶采摘不及時、不標準,制成的毛茶質量低。
為搞活農村經濟,加快發(fā)展茶葉生產,增加出口貨源和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需要,灌縣對外貿易站、灌縣茶廠聯(lián)合建議成立“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按照《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實施章程》,從茶葉生產、收購、加工銷售,都由公司經營,形成農工商一條龍,縮減經營環(huán)節(jié)。把工商環(huán)節(jié)的利潤返還部分給參加聯(lián)營的種茶單位,進一步調動種茶社隊的積極性。認真加強茶園的肥培管理,有計劃地扶持茶葉生產,力爭在1985年總產粗細茶10000擔,為1979年的2倍左右,其中細茶6000擔,為1979年的4倍左右,茶葉總收入100萬元,為1979年的5倍左右。
《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實施章程》還規(guī)定,參加聯(lián)營公社的種茶單位,有享受公社提供的無息貸款,扶持茶葉生產的權利。扶持費每項在2000元一下由公司掌握開支,2000元以上報上級審批。查閱聯(lián)營公司年終所得聯(lián)營的利潤,只留30%作為扶持生產、擴大發(fā)展生產開支,利潤的70%,按照交茶金額,返還給參加聯(lián)營的交茶單位。茶葉聯(lián)營發(fā)生的虧損由國營單位負責。該章程還對細茶內部結算價、粗茶內部結算價、茶葉鮮葉收購價和運雜費的計算等,作了詳細列表說明。
1980年8月30日,灌縣革命委員會以灌革發(fā)(80)126號文件,下發(fā)了《關于同意灌縣對外貿易站、灌縣茶廠成立“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報告的通知》。9月,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公司設在灌縣解放橋外,安裝了3部手搖電話(127、552、441)方便開展收購和貿易工作。
1980年9月到1982年12月,灌縣茶葉聯(lián)營公司在縣委、縣人民政府領導下,在上級業(yè)務主管部門具體指導下,首先抓了40個重點茶園,面積約3700畝,茶葉產量以30—50%的幅度上升,個別茶園甚至成倍增長。這個時期,不僅集體茶園有所發(fā)展,社員私人種植的小茶園也開始興起。
茶葉聯(lián)營公司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橋梁。在工作實踐中,該公司首先從生產出發(fā),幫助茶農種好茶、管好茶,提高產量,增加收益;又為消費者著想,滿足消費者需求,讓消費者滿意。公司既以銷定產,又以產擴大銷路,不搞閉關自守,取得了普洱茶出口闖新路、青城雪芽品質名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
(未完待續(xù))
作者簡介
李崎,男,57歲,四川省都江堰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理事,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歷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紅色旅游網專欄作家。四川省愛國工程聯(lián)合會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四川省李冰研究會會員,四川省關工委愛國主義教育宣講團宣講員,都江堰市長征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都江堰市長征書院院長,都江堰市黨史研究室特約撰稿人,都江堰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顧問,都江堰市融媒體中心資深記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紅軍長征歷史、地下黨歷史、灌區(qū)水利歷史、剿匪平叛歷史、“大躍進”歷史、防災減災歷史等。著有《一個人的長征》《尋找中國紅》《追夢》《尋夢紅飄帶》《震撼—感動—奮起》,參與編撰《中國共產黨都江堰市歷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個人撰寫的有關紅軍長征、紅色教育、紅色旅游、地方黨史論文或研討文章,多次在全國性、全省性學術研討會上交流并獲獎。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李崎
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