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茶行業(yè)價格戰(zhàn)有點猛。
大廠拉開序幕,山頭茶也緊隨其后。
終究,出來混,要還的。當年產銷兩旺、盲目擴張時,就已經注定了今天的結局。
-01-產銷兩旺,背后的風險
這些年,普洱茶,給人產銷兩旺的感覺:
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都處于快速擴張狀態(tài)。
普洱茶,占據云茶產業(yè)的半壁江山,從云南茶園面積的擴張速度中,可窺一斑。
2016年610萬畝,2020年達到720萬畝,5年時間,增長了100萬畝。
2021年,只比2020年增加了20萬畝。這背后是:產能已經嚴重過剩,真不能再擴種了。
盲目擴種,不僅導致茶葉供過于求,還導致茶葉品質下降。
比如,原本,一片茶園的土地,供養(yǎng)10棵樹,如今,又種上90棵樹。原本10棵樹的營養(yǎng),現在要供給100棵茶樹。茶葉品質,可想而知。
于是,2019年后,茶區(qū)嚴打毀林種茶。茶農毀林種茶一旦被抓到,自己把茶苗拔掉,買林木來種上。
茶園面積的擴張勢頭,才得到遏制。
這些年,干毛茶的產量,已經相當可觀。
2016年全省茶葉產量37.5萬噸,2017年38.7萬噸,2018年39.8萬噸,2019年43.1萬噸,2020年46.6萬噸,2021年49萬噸。
普洱茶,是云南茶葉中,產量最大的茶。2016年,普洱茶產量13.6萬噸。2018年17.2萬噸。2019年15.5萬噸。2020年16.2萬噸。
普洱茶生產出來,并非馬上就能賣掉。比如,2019年,普洱茶產量15.5萬噸,內銷10.55萬噸,出口0.28萬噸。
僅2019年,就有大約4.67萬噸的普洱茶,堆在倉庫了。
庫存,占用了現金流
普洱茶,越陳越香,有更長的周轉時間。幾乎每年都有茶葉存下來。
龐大的茶葉庫存,分散在大大小小的茶商以及茶農的手中。
而且,這些堆在倉庫里沒有賣掉的普洱茶,可不是拿鐮刀收割來的,而是用真金白銀收來的。
大廠收臺地茶,單價低,幾塊錢一公斤,但量很大。一個大廠就能收了上萬噸臺地茶。哪怕大廠再大,這也是一筆非常龐大的支出。
小茶企收昂貴的山頭料。量比較少,但單價高。這兩年,料頭,一個春茶做兩三噸山頭茶,很正常。
茶農也會收茶來賣。隨著茶山行的出現,外地茶商和茶客到了茶山,對接到茶農。茶農有了自己的客戶。茶農有本寨的茶葉,但如果客戶要其它寨子的茶,茶農也會去收來賣。
這些分散在茶企和茶農手里的龐大庫存,雖然看著壯觀,聞著也很香,卻實實在在地占用了資金的。
-02-茶價倒掛
茶葉積壓,已經很久了。
為什么,前些年沒有感覺到呢?
經濟的繁榮,能掩蓋很多問題。當經濟發(fā)展放緩的時候,那些積累起來的問題,都會暴露出來。
茶企,靠現金流活著
前些年,經濟好,茶客能掙到錢。
每年春茶,茶客果斷買幾公斤品質好的古樹,一位愛茶的茶友,就能給茶企帶來幾萬塊的流水。
幾十個茶友,買掉幾百公斤古樹,茶企一年的生存就有保障了。
至于剩下的大樹茶,中小樹茶,拉到倉庫放著,慢慢賣掉就是賺。
只要現金流養(yǎng)得活茶企,庫存,對于茶企來說,就是賺的。
茶葉變現難
當經濟不好的時候。茶客消費降級了,以前喝5000一公斤的茶葉,現在喝3000一公斤的。老茶客,手里更是有存貨,既然收入減少,那就喝以前的茶吧。
整個市場的買茶支出,都隨著茶客收入減少和未來預期不高,而減少了。
買茶支出減少,現金流養(yǎng)不活茶企,茶老板們只有賣茶一條路,原價太貴,賣不出去,那就降價。
降價賣,并不指望回本,而是,希望能回收一些資金,緩解現金流壓力,讓茶企能繼續(xù)活下去。
一聽到有人降價,其它茶商一看:我要是不降,我的客戶都被降價的人拐走了。為了保住自己的現有市場,也跟著降價。
一波價格戰(zhàn)打下來,搞得某些品牌茶價都倒掛了。
諷刺的是:茶葉的圈子屬性,決定了一個茶商能影響到的茶客,數量有限。
而慢銷屬性,又導致了,茶客,不一定急迫地需要買茶。
茶葉,降價也不一定能賣得出去。
寫在最后:
做茶的老板,看著一大倉庫茶葉,想著捉襟見肘的當下。
或許,也會感慨:好好留著現金流不香嗎?手里有現金流,要多瀟灑,就有多瀟灑。
生意好做那幾年,看著一堆茶,聞著陣陣茶香,信心滿滿,目之所及,皆是財富。
當生意不好做,茶企急需現金流周轉,一時間,茶葉又賣不掉的時候,看著同一堆茶葉,心情產生了莫大的變化:
賣茶時雙眼流出的淚,就是存茶時候腦子進的水。
茶商,長點心吧。現金為王,茶,僅僅是茶。
來源:普洱話江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